邮箱登陆   用户: 密码:   新注册 忘记密码
今天是:2023年06月04日 星期日  您现在位于: 首页 → 商会动态 → 新闻浏览
多项陈规数十年未变 探亲假沦为公职人员福利
2013-07-25 10:04:02  江苏省浙江商会  出处:
独生子女费每月5元,实行了31年;职工探亲假规定,实行了32年;每月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的洗理费、书报费,实行了30多年;防暑降温费,“模糊执行”了53年……记者近期在梳理一些规章、条文时发现,有些规定在数十年前出台后就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沉睡”不醒中却仍在行使对今日社会的指导性职能。

1 独生子女费

从能买几斤肉到只够买冰棍

从1982年陆续开始,全国各地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当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制定了每月5元独生子女费的奖励规定。

实行31年来,各省份制定的这个规定几乎没有太大变化,一代又一代的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一直领取着5元的奖励。

独生子女费的价值已经从最初的“可买几斤猪肉”到如今仅仅“可买一支雪糕”。

不少市民反映:我们在二三十年前响应独生子女号召时拿的就是5元钱补助,现在我们的孩子也生孩子了,他们依旧拿的是5元钱。是国家政策不值钱了呢,还是独生子女家庭国家不重视了?

【回应】 对于“5元独生子女费”的问题,记者在采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时了解到,“独生子女费”一直是各地制定“相关规定”执行的,国家一直只是一个指导性意见,因此费用的增减,应由各地自行决定。

虽然我们不是在乎那点钱的多少,但几十年不变确实让人不舒服,有点儿响应国家政策吃亏的感觉。——北京市民李萍

2 书报费

新生代劳动者不知是何物

【回应】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说,洗理费、书报费的出台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以书报费为例,当时国家鼓励大家学习,多看书、多看报,因此有了此项补贴。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进行调研,规范、清理、整顿这些补贴。

1982年前后,各省份根据当时财政部、劳动部以及全国总工会的安排,在机关、企事业职工工资补贴中详细规定了洗理费、书报费的列项,一般每月在4元上下不等。这两个费用曾经一度是财务大检查的重点项目。

30多年过去了,虽然已经逐步上涨到了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但实际上已经起不到当年补贴效用的“两费”仍在不少工资列项中占有一席之地,即使绝大多数新生代劳动者不知道它们是何物。

记者从一些中央部门了解到,目前机关企事业职工工资补贴中仍然存在洗理费和书报费列项。部分工作人员表示,常年低标准,作用不大,建议要么根据现在情况提高标准,要么干脆取消。

3 探亲假

企业员工被排挤在外32年

1981年3月,我国公布实施了《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至今尚在沿用。

在这个规定中,将探亲假明确分为职工探望配偶、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已婚职工探望父母三类,假期分别是每年30天、每年20天、每4年20天。

32年后的今天,由于大部分职工已不在规定人群内,探亲假规定几乎已经有名无实,成了公职人员的“福利”。

由于规定出台的时代太久远,一些单位同样也在执行规定上充满了困惑。“我们单位一些父母在外地的职工,多年前父母退休后就来北京跟他们同住了,但他们依旧能享受20天的探亲假,明知道不太合理但你也只能同意”,北京某政府机关办公室主任陈女士说。

【回应】 据相关部门人士介绍,根据1981年国务院出台的相关规定,“探亲假”的确没有覆盖到非公企业职工。

“探亲假”毕竟涉及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是存、是废、还是与其他假期进行替代、抵消还需要进行深入调研。

我们到单位申请探亲假时,单位行政人员就拿出这个规定说我们不在享受探亲假的范围内!——民营企业员工孙小姐

4 防暑降温费

措施模糊53年难执行

1960年,当时的卫生部、劳动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公布了《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工业、交通运输业及基本建设工地等在夏季高温作业和露天作业的行业应采取防暑措施,包括发放高温津贴。

以防暑降温费为例,参照国管局1995年所发《关于调整职工冬季取暖补贴等有关开支标准的通知》。防暑降温费补助标准,夏季(6-9月)每人每月20元。

然而,实行53年以来,由于在具体如何采取措施上比较模糊(2012年新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也沿袭了“模糊战略”),在实践中防暑降温费一直很难落实,可谓“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回应】 北京律师郝通海说,“因为无论是《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还是《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都回避了高温补贴的具体执行措施,也就一直失去了强制性,很多地方只是象征性地发一点,而私人企业根本不会执行。”

【解读】

规定在“沉睡”,而群众的呼声却是一直不绝于耳,甚至在每年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都发出了巨大的声音,但奇怪的是,很多规定以及规定的制定者似乎就是听不见。是真的听不见吗?其实不见得,更多时候他们是不愿意听见。

由于“听不见”改革的呼声,我们就陷入了这样一个循环:老规定由于“沉睡”结果出了大事后,才能等来“苏醒”的时刻。而在这个过程中,群众的利益受到极大的伤害,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样来看,规定之所以“沉睡”,实际上是因为我们一些党员干部距离群众太远,不关心群众疾苦、不听取群众呼声、不了解群众意见,习惯于走形式主义,从而让规定大睡其觉,阻碍发展,伤害群众。
 (本文已被浏览 4387 次)
 发布人:admin
 → 推荐给我的好友
上篇新闻:温州资金链断裂房价大跌一半 房地产泡沫或随之破裂
下篇新闻:肯德基浙江海宁两店被查 涉嫌违规处置老油
  相关评论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共0条评论,每页显示5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 发表我的评论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评论内容:
250字内
发表评论:  
填写验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您发表的任何评论内容;
  •  
    主办:江苏省浙江商会 承办:南京亿网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9004233号-1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钟灵街50号汇通达大厦C座六楼
    电话:025-84827077 
    江苏省浙江商会  http://www.zeaj.cn/
    联系我们:jszheshang@163.com
    Copyright (c) 2006-2010 Zeaj.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当前有 5 人同时在线 最高峰有 1052 人同时在线 最高峰发生在:2021-1-13 10:26:14 本站总访问量:5146769 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