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印染业老板善待员工 提升企业文化就是提高生产力
发布时间:2010-03-16 09:22:57
在绍兴,印染行业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越王勾践时期。
当地有“酒缸、酱缸、染缸”的三缸之说,不过在这三缸之中,染缸是最让绍兴人头疼的。
曾经无序发展的印染业,让这个“东方威尼斯”失去了很多流淌上千年的洁净河道。
绍兴县的滨海开发区是当地聚集印染企业最多的地区,产能占到全国的15%。
就在别的印染企业还在为污水处理绞尽脑汁的时候,这里的企业老总已经端着处理后的“印染水”,在媒体和官员们惊讶不已的目光下,一饮而尽。
显然,在如何处理印染业的污染问题上,这里的企业很早就领先于外地:行业内最环保的气流染缸机器,最先在这里得到普及。
行业高环保要求的门槛,使得大多数企业之间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如何在竞争力上拉开差距,当地企业主有了一个新的共识:提升企业文化是提高生产力的新引擎。
他们不约而同把焦点瞄向了一线员工。
傅老板的奇怪举动
傅见林的面相看上去并不和善。
留着八字胡,身形高大,说话声音洪亮。性情直率,说到激动处挥舞着双手,还会冒出一两句国骂,丝毫看不出商人的精明模样。
但是,我不得不佩服这个办了30年企业的生意人的水平。
每年在春节放假后的两天时间里,傅见林会推掉所有的应酬,哪里也不去,整天就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办公桌的抽屉里,他还准备了10多万的现金,厚厚一叠。
只有工厂的员工,才知道老板这个奇怪的举动是什么意思。
“任何一个员工,包括一线工人,只要感觉自己这一年拿到的工资,和实际付出有差距,就可以到我办公室来找我说,如果确实他讲得对,我就会当场补他工资。”
这不是一项空头支票。自从几个胆子比较大的工人,从傅见林的办公室里带着笑容出来后,这项政策在工人中间顿时炸开了锅。
谁都不愿意自己的劳动价值得不到认可,而这种用货币的奖励方式,显然是最直接和最鼓动人心的。
“现在很多工人都愿意在那几天和我来聊聊。其实好多并不是为了那点工资补偿,更多的人纯粹是过来和我聊一下这一年的生产情况和心得。”
去年,傅见林奖励员工20多万,而前年,这个数字是30万。
当然傅见林也并没有“亏”。
如今,他的绍兴盛鑫印染公司,是整个绍兴市印染行业的纳税状元。
“关键还是保持稳定的质量。”傅见林把功劳归功于一线工人的生产能力。
这是一个朴素的商业规则:只要车间里的工人,能保持高昂的生产积极性,并集中注意力减少产品的次品率,就能为老板创造更高的利润。
“如果工人稍微犯个小错误,我的整匹布就都得重新生产,不但增加了染料成本,还不能保证重新调色能达到质量标准。”
给工人的爸妈发工资
几年前,当这些老板们一本正经地谈论起企业文化时,他们中间的很多人,恐怕连自己都不大相信,这些虚幻的字眼,能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而现在,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共识。
“我们希望厂里的员工,能真正认同企业的发展理念,并从企业的发展中得到切实的利益。”绍兴舒美针织印染公司老总张国华说。
这几天,舒美针织公司一部分员工的父母收到了一笔不一般的汇款。
“我给这些工人的爸妈发工资,现在准备连续发三年。”在张国华的计划中,在第一年,公司将每个月贴25元工资,连同工人的50元,一起汇给他们的爸妈,第二年公司的补贴提高到50元,第三年变为100元。
无论是谁,在收到这一笔汇款后,对这个工厂的好感油然而生,当然也更会支持,甚至“督促”自己的子女好好工作。
张国华,这个自称直到现在依然保持着“一天只睡5个小时”的老板,去的最多的地方是生产车间。
基层员工的出身,让张国华很能明白员工在生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于是,他比谁都重视企业里的工人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企业的中层干部中,张国华也是不遗余力地灌输“员工是工厂财富”的理念。
去年,他“心血来潮”对中层干部来了一场记工人名字的考核“我爱记名字”。
他要求所有的中层干部们,能不假思索地写出那些在车间里起早贪黑的员工名字,甚至还要求能写出这些员工的籍贯和家庭情况。
“我们希望管理层也都能和员工交上朋友,关心员工生活,提高职工的凝聚力。”
现在看起来,效果很明显。今年正月初八,工厂机器开工,舒美针织的职工返厂率达到了100%。
稳定的职工队伍
是绿色印染企业最大的竞争力
很多看似毫无关联的事情,在绍兴滨海开发区的印染企业中,最后都被归结到企业发展的动力源上。
“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一个强引擎。”开发区主管工业的经贸局副局长韩国水说。
例子还能举出很多。
南方控股投资了500万,自建了一个700座的电影院,定期给职工放映大片。彩虹庄印染也办了个职工文化长廊,其中有一个近200个座位的电影院。
“这也是绍兴印染行业转型发展的过程。”当地经济学者、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李生校评价。
“如果员工队伍不稳定,对产品质量就无法控制,而且印染也是个技术门槛比较高的行业,员工培训也很复杂,因此一个稳定的职工队伍不亚于先进的机器设备。”
现在,滨海工业区已经被国家授予了“绿色印染”基地,这也是全国第一个。接下去,这里的企业想发展得更好,稳定的职工队伍成了他们最大的竞争力。
记者手记
转型升级需要高水平员工
善待他们就是善待企业
滨海开发区,聚集着大量的印染企业:这些企业一度被认为是“高污染、高能耗”的大户。
现在状况正在改变,这里的老板们几乎是拿着钞票在全世界追着买最好的、最环保的设备。
不过,更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这里的印染车间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英国最大跨国服装零售集团“玛莎百货服装”的亚洲区采购总监斯蒂夫,在参观车间时,赞叹“这是我见过的最干净的厂房。”
企业的转型升级,无外乎依靠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和员工。在具备了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的绍兴印染行业,现在关注的正是对员工的培养。
绍兴盛鑫印染公司老总傅见林甚至对我们说,大多数的员工能力都比他强。“我为什么能当这个老板,只不过我的机会比他们好了一些。”
现在,浙江很多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正在提升自身的科技含量,而这一转变所带来的影响,也在改变企业与员工的关系。这一改变,远远不是用工荒导致的。
显然,这一关系的变化是和行业的转型升级同步的。如果某一天,当温州的皮鞋生产也需要职工具备很高的操作水平时,企业老板也会谦逊地对待车间里的员工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今天绍兴印染行业的这一变化,将是现在浙江很多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