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灾不影响浙商在云南投资 谋划重建浙商走在先
发布时间:2010-04-01 09:33:44
3月26日,在昆明经商的义乌芬利集团董事长刘卫高再次拿出1000万投入抗旱救灾。他要求这笔钱要投向兴建水利工程,此举获得云南省方面的高度赞扬。
刘卫高在捐款仪式上说:“我自己去了那些受旱灾影响的地方,那些地方缺水的情况确实很严重。但我们发现一个问题,不是说遭遇了今年的旱情才缺水,而是当地的水利建设等一系列的配套还不完善,甚至还在使用非常原始落后的供水方式,而只有真正的水利建设搞好了,才是长远的治本措施。”
眼下,更多的人在思考,针对农业生产和山区农民饮水的小型水利工程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在宜良县竹山镇团山小学,师生饮用水只能到远处的山里取水,距离遥远,落差又大,水泵都使不上力。
这次旱灾发生后,当地已经开始吸取教训,做好长期应对干旱的准备。在学校旁边的一处山坡上,当地村民挖出一个长宽大约4米、深2米的大窖,准备用砖砌好后,像西北地区农村那样,将雨水收集到这个窖里。一旦发生旱灾,窖水就可以应急。
宜良县民政局干部呼吁,希望社会各界能像捐助西北地区“母亲水窖”那样,能为云南山区的农民捐建一些水窖。“如果能捐建水库,那就更好了。”
像刘卫高一样,浙商一方面看到了当地旱灾背后的短板,同时,他们也想到,这也许就是新的商机。
高仁才认为,此次旱灾不会影响浙商在云南的投资,甚至还会带来更多的机会。前些年,云南省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国家级水库的建设,但对农村中小水库着力不多。按照以往的经验,灾后重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是此次旱灾中暴露出来的水利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在灾后肯定要加强。
在云南的浙商们,已经在讨论如何参与灾后重建。高仁才认为浙江有很大的优势。“经过这次旱灾,中小水库的建设肯定要提上日程,这方面,浙江有很成熟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