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5-84827077 欢迎访问江苏省浙江商会官方网站!
首页 >> 浙商动态 >> 浙商动态

温州商人探索并且复兴新版“丝绸之路”

发布时间:2010-10-11 11:00:59
  两千年前,丝绸古道从中国中心城市出发,经甘肃、新疆,把中原的布匹、茶叶源源不断输送到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地中海各国,带动了千百年的往来繁荣。走遍了全世界、织起全球营销网的温州人,没有忘记这条曾在欧亚大陆上血脉般存在的道路。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前后,温州人瞄准新疆农牧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纷纷投资布点,挖掘商机。日前,记者随温州市农业产业化考察代表团来到新疆,深切感受到了温州人抢先探索“丝路复兴”的热情与干劲。   5月份,随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落实,温州市对口援建工作很快启动,温州与结对县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实现了对接。8月初,拜城县与新疆温州商会签订战略合作意向书,涉及能源开发、林果深加工、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培训等10多个项目,预计投资19.8亿元。9月底,拜城特色农产品来到温州的柜台,温州的特色农产品走到拜城的展台,两地签订了农业产业经贸合作框架协议,约定互惠互利,互补长短。   即便漫漫黄沙覆盖,长长岁月流逝,朝发夕至的飞行工具代替了大漠驼铃,但丝绸古道从未被遗忘。现今新疆温商的中坚力量,基本上都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走上西进之路的。他们白手起家,靠着天山雪水的滋养,在看似干涸实则“塞外江南”的土地上牢牢扎下了新根。据介绍,现在新疆的温州商人大约有13万人,每年,他们在总人口2000多万的新疆维族自治区创造的财富,超过自治区GDP的10%。   这些温州人常年在新疆打拼,频繁往返于中国东南、西北。新疆的地广人稀与内陆沿海地区人烟稠密、资源要素紧缺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一旦内联外通,这里将从默默无闻的“终点”变成众人瞩目的“中心点”,同时占有资源和地理优势。他们担心届时巨大的商机会引来众多“分蛋糕者”,所以,必须尽早动起来,抢占先机。阿克苏地区温州商会常务副会长滕敏力笑称:“原来我们都是慢慢搞,现在节奏都要跟上,快起来了。”   新疆温州商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胡晓武介绍,今年以来,新疆温州商会几乎每天都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温籍商人。在新疆大开发启动前,商会就已经开始引导会员企业将投资目光从北疆乌鲁木齐市一带转向南疆。五六月份,已经有企业形成初步意向并开始行动了。随着援疆扶持政策的相继出台,以棉花加工、商贸流通、能源矿产开发为主要方向的在疆温商,热情愈加高涨,他们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放在农业产业、城市建设等诸多方面。   南疆以阿克苏、库尔勒地区为例,靠近喀什,地域广、林地和果山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亟待开发。多家涉及商贸、矿产、能源等行业的温籍企业纷纷投资或计划投资林果种植加工领域。8月,以金融起家的温州巴菲特有限公司签下协议,将向新疆天海绿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注资2亿元,共同合作红枣深加工项目。   温州市与拜城县的援建合作项目中,农业项目亦是先锋。9月底双方签订的农业经贸合作框架协议中显示,今后5年间,温州市将在拜城县设立援疆农业产业经贸公司,从事开发特色农业基地、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和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等。同时,利用温州名特优农产品营销网络,优惠收购、加工、运销拜城县的名特优农产品。用拜城县对口援疆办主任李洪现的话说:温州特产可以“借丝路出塞”,新疆特产也可以“借东海之帆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