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5-84827077 欢迎访问江苏省浙江商会官方网站!
首页 >> 浙商动态 >> 浙商动态

浙商项目落户金山 浙江成本嫁接上海优势

发布时间:2010-11-22 10:02:05
  创新观念很重要。我们的城市精神强调“开明睿智”,首先要体现在领导干部不因循守旧,不囿于既定的模式、过去的老眼光。思想要解放,就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善于研究新问题,勇于开辟新路径,敢于转变新方式。金山区观念一转,眼光一变,转型就有了方向,发展就有了新路。这是很值得我们借鉴思考的。   上海“十二五”的转型,各区县的发展,都要有广阔的眼界和宽阔的思路。不能局限于一市一地,更不能拘囿于一区一县,要放眼长三角高速发展的新态势,放眼全国的发展方向。我们要海纳百川,首先要“川融大海”,把上海的发展放在更大的范围、更大的环境中来谋划和推进,在最大的平台上发挥统一市场配置各种要素的基础功能,决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决不能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样目光短浅、囿于定见的结果,只能是看不到新出路、找不到新方向。这也是金山的“转观念”给我们的启示。   不久前,金山区正式对外宣布,未来两年将斥资7亿元建设总长10公里的区对区、出省口对接道路,打通6条被视为经济发展瓶颈的“断头路”。其中的两条尤为引人瞩目:一条是连接浙江嘉善县的枫美公路,今年底竣工通车;另一条是连接浙江平湖市的朱平公路南延伸段,明年底也将建成。   打通“断头路”,让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脉络畅通。这种巨大变化的背后,是观念的深刻转变。   作为上海的远郊大区,金山区偏居一隅,加之过去交通不便,长期以来发展难以提速。金山老百姓也认为,自己是“上海的最远端”,好事情总是最后轮到头上。   然而,金山濒靠杭州湾,接邻浙江省。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沪杭高铁的通车,金山区“纳入”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体系。从交通格局上看,金山已俨然成为上海连接浙江的门户和“桥头堡”。   “转头一望前景宽。”今年以来,金山区委书记杨建荣明确提出了战略转型的新思路:从过去单纯依赖中心城区辐射,向承接市区和浙江两个扇面的辐射转变,全区上下要解放思想、革新观念,主动对接浙江经济。   今年4月,金山区长赵福禧率区政府代表团前往萧山、台州、温州等地走访。短短三天马不停蹄横穿浙东各县市,与近20家当地知名企业负责人面对面沟通。   中誉控股集团是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一,专业车改造基地落户枫泾工业区一事成为洽谈焦点;金鸿食品机械有限公司打算将生产与研发基地搬到金山,诸多细节一一盘点;与华峰集团董事长会谈,区领导的话题始终离不开位于金山工业区的华峰铝业和普恩聚氨酯项目……   浙江之行的日程表上,索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本不在列。赵福禧临时决定带队探访,目的就是为了听一听这家已落户企业的需求,不断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质量。据悉,索日光电科技将整体搬迁至枫泾工业区,投资18亿元新建的8条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年内有望投产。   对接浙江,资源整合、共谋发展是主题词。今年1—10月,浙商在金山区投资14个项目,总投资21亿多元,占全区内资投资总额的10.5%。从项目的产业分布看,利用上海技术与人才优势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越来越多。金山区招商局有关负责人信心满满:“年底是收获的时刻,未来一两个月,还会有更多的浙商项目签约落地。”   主动对接的姿态,已换来旅游业的试水合作。借助世博机遇,枫泾古镇与浙江温岭、温州、台州等地的旅行社合作,将枫泾作为重要的中转站,安排团队住宿枫泾,游览古镇,体验新沪上八景“枫泾寻画”。截至今年9月,枫泾古镇已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其中苏浙游客超过了20万人次。   从“上海的最远端”到“浙江的最前沿”,金山的发展轨迹和速率由此改变。杨建荣说,全区干部的思考课题也正更进一步:如何将“上海优势”与“浙江成本”嫁接,实现金山经济的全面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