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5-84827077 欢迎访问江苏省浙江商会官方网站!
首页 >> 浙商动态 >> 浙商动态

浙江民企“练兵”华尔街

发布时间:2011-08-16 09:37:03
新金融记者最近获悉,以浙江温州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出现“练兵”华尔街金融市场的现象。这种“练兵”现象采取入股美国PE或VC机构的手法,并全程参与华尔街基金、风投机构的日常管理、运营和项目选择,借此获取国际一流的PE、VC管理经验。   不仅如此,浙江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在地域上也发生了变化,部分浙江民企将全球布局从投资欧美转向非洲。尤为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房价大幅下跌,不少投资者从中嗅到商机,抄底美国房地产市场动作频繁。   参股国外PE、VC   浙江民营企业近期出现金融“练兵”现象。   从炒房、炒矿、炒金、炒股甚至炒钱,庞大的民间资本“出走”全球,并对金融、矿产类投资兴趣正浓。但由于缺乏成熟的管理、运营能力,中国民营企业对金融领域一直谨慎涉及,低调探索。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向新金融记者透露,目前中国民营企业海外投资以并购实业和购买矿产类资源为主,但对金融领域的投资探索渐增,并出现温商参股国外PE、VC机构的投资现象。他表示,“这种合作模式,更多的是为积累经验,为将来回国投资作准备。”   温州商人李峰(化名)过去一直从事传统制造业,但近期他把业务交给了自己的兄弟打理,带着实业投资所累积的大笔财富闯入华尔街。李峰用资金参股了美国一家本土的风险投资公司,成为主要发起股东之一。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和大多数温商一样,李峰对风投运作并不熟悉,抱着“练兵”的心态参与华尔街风投机构的内部运作与项目遴选。而今,李峰在美国、中国两边跑,大部分时间他在跑项目,有时甚至带领美国风投团队掉头投资中国或者寻找募资机会。   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投资海外在行业上也逐渐走向高端,PE、VC等金融领域则从无到有,破冰出海。周德文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坦言,过去温商海外投资几乎没有涉足像创投、资本运作等金融领域,现在入股华尔街风投机构相当于一种“练兵”,从实业家到金融家将成为温州人新的投资追求。   其实,万亿温州民间资本从未停止进入金融领域的尝试,典型的例子是筹建纯民资的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温州华侨银行。早在2006年,时任温州政协委员的林建清就提出《关于建立“华侨银行”的建议》,但监管机构回应称“时机还不成熟”。2010年,一份《关于要求设立温州华侨银行的报告》又一次递交到国务院。申请设立该银行的发起人包括温州华商会会长陈国华、温州侨商协会会长翁银巧,参与创办的有乌克兰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温州大世界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建清等人,提供支持的单位还有温州市侨联、金融办等。尽管阵容强大,但难度不小。   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赵伟对新金融记者表示,目前国内金融领域尚未开放,去华尔街参股PE、VC机构可以尝试,学习经验。但他同时提醒,做风险投资不仅要有投资意愿,还要有好的项目和创新型人才。加上两国国内投资环境不一样,这种经验运用的空间有限。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也告诉新金融记者,中国民营企业海外投资金融领域,可以通过购买银行股、入股基金做LP合伙人等方式进入,但中国民间资本的持有者大多缺乏管理风投、基金公司的能力,要投资金融尚需一个培育的过程。有意思的是,即使是参股国外基金公司或风投公司,项目反投中国的概率也相当大。投资联盟控股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付祥隆对新金融记者透露,温州民营企业投资者曾以LP合伙人的形式参与了美国华尔街的对冲基金、私募基金,合作方主要是在华尔街闯荡了20多年的华侨,而且八成的投资项目选自中国。   抄底房地产?   除了金融领域,中国民企的海外房地产投资风生水起。   据报道,目前伦敦一手物业的购买者中有35%的人来自东亚和南亚,其中以中国的购买者居多。而世邦魏理仕则预测,2011年伦敦住宅物业销售总量5%~10%的买家来自中国大陆。来自搜房网的统计显示,中国人海外买房主要集中在几个热点国家,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   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者“押宝”海外房地产行业,让人不由得想起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日本。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达成一份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广场协议”,该协议试图通过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广场协议”之后,美元贬值,大量国际资本进入日本的房地产业,吹起了日本房地产泡沫。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资本疯狂扩张,美国人甚至惊呼“日本将和平占领美国!”然而代价同样深重,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陷入了长达十年的经济停滞,即“失落十年”(The Lost Dec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