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浙商”如今怎样 “我们不缺钱,只缺人”
发布时间:2012-10-26 09:47:31
在前三届“科技新浙商”评选中当选的30位新浙商,几年下来,事业更上层楼,不少成为了上市公司。
昨天,他们聚首杭州,用企业的发展,现身说法,为浙商科技转型加油鼓劲,记者一一对他们做了采访。
有意思的是,他们说得最多的几句话是:“我的公司规模扩大了!”“我们现在不缺钱,只缺人,缺乏把人才用好的机制!”
本报记者林丹兰杨萍本报通讯员邢质彬/文本报记者董旭明/摄
姚纳新:致力于成为“中国的西门子”
姚纳新前一天刚从荷兰赶回来,坐了一夜飞机。他笑说,当选科技新浙商三年,忙了很多。
他所在的聚光科技,一直期望做中国高端分析检测仪器的最强企业,致力于成为“中国的西门子”。
“2009年评上科技新浙商至今,我们一直没有停止过科技创新的步子。每年,我们都会将收入的10%用于研发;企业的研发人员,从200多人增加到了四五百人。”
姚纳新说,聚光科技去年刚刚收购了北京的一家分析仪器类公司,今年更把收购的触角伸到了荷兰,“我们需要在高端分析领域,有更多拓展。”
他告诉记者,大多数企业都会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而对于聚光科技来说,最大的发展阻力是人才。
他希望,政府可以有更多配套政策,来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尤其是中层管理者;更多配套政策引进科技项目、扶植已经落户在浙江的企业项目,支持企业的转型升级与完善。
陈贵才:浙商回归,今后会更多
“2009年参评科技新浙商时,我的企业年销售是1个亿,现在我已经突破2个亿;企业员工,也由原来的300多人,扩大到现在500多人。”陈贵才对记者说,“这几年,企业的销售一直稳定增长,公司主要研发饲料、兽药,如今20%的产品已经销售国外,80%在国内。”
“我的目标,是50%的产品销售到国外去。”陈贵才说,这几年,他与国外很多公司,都有合作,包括一些资本运作的项目。 “我们也在斟酌,当企业还小的时候,大量引进资本,并不见得最好,但当企业扩大到一定规模的时候,这样的合作就必不可少了。”
“人才是企业永远的瓶颈。”陈贵才说,既懂技术、又有管理才能的人,是企业最需要的,政策支持也同样重要。他说: “这两年,海外浙商回归势头很好,我觉得今后会更猛,因为这适应历史趋势和时代需求。”
应刚建:“开心农场”引来千万投资
最近,应刚建很忙,他在浙江遂昌投入了2个亿,建设一个“商业综合体”,一楼是商场,二楼是标准体育设施,去年11月底就已经在做地基,预计明年6月就完工。
应刚建说,当选科技新浙商,压力也大,因为别人对你的要求更高了。
但应刚建做得有声有色,“我在重庆有一个大的现代农业项目,在当地名列前茅。”为什么投资农业?“因为我看好它,它有未来。”应刚建说。
他打算把现代农业项目,做成一个现实版“开心农场”,将于11月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我们采用会员制自助式种植模式,未来,你只要上网选择自己的农场,点点鼠标,我们的工作人员就会帮你种植、收成;你可以选择快递收货,也可以请我们帮忙销售。”每半亩地,年租金6000元,现在已经有人预定,这个项目,还引来了2000万元的投资。
张新民:企业的未来在浙江
张新民主要从事科学仪器行业。
过去的几年里,公司共引进投资7200万元,“从最开始的夫妻店到今天的规范企业,公司的管理方面会很好地梳理。”
2007年,他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儿:许多进驻中国的国外企业,都把公司总部设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而把生产基地放在长三角地区。
后来他了解到,长三角地区配套丰富,有着极其便利的采购条件,许多企业愿意把基地设在长三角。
2008年,张新民尝试在嘉兴注册成立了子公司,“进展不错。今年,我们与西门子公司联手,在上海成立了合资企业,推进‘智能化’的检测工作。”
“这些成绩,是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取得的。”他透露:“今年,我们将会有1.2亿资金,注入新项目投资家乡。”
“回到家的感觉就两个字:踏实。”张新民说。
金炎军:我在摸索用好人才的机制
去年当选“科技新浙商”,最兴奋的,不是金炎军本人,而是他的投资人与员工。
金炎军笑说,因为他的成功当选,前来投资的合作伙伴觉得自己眼光很准,很高兴;员工们参与整个评选过程,对公司的自豪感也大大提高,对企业认同感加强,“奖项的无形影响力,一直在延续。”
在他看来,科技型企业有一道槛,那就是如何用技术创新来打动资本的心。
就在去年“科技新浙商”评选过程中,公司获得了9600万元的风险投资,“未来2年,我们有上市计划。”
今年,新锐信息技术公司计划与工信部开展合作,为政府节能惠民补贴项目,推出监管的软件平台,“监管软件,这是我们的强项,这个细分市场里,很少有人做得过我们。”
他说,这几年,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但烦恼也随之而来:“我们不缺钱,不缺项目,只缺人才,以及把人才用好的机制。而机制的建立,只能靠企业自身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