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连创多个"滨海纪录" 助力环渤海湾驶入快车道
发布时间:2010-11-25 10:22:29
车行在滨海新区宽阔的马路上,行道树在车窗两旁不断向后奔跑,但是让人感到诧异的是,车载导航仪却显示:我们正在碧波万顷的渤海湾上。
不要怀疑导航仪的更新速度,这款即时更新的导航仪完全赶不上滨海新区的建设速度。如果说“深圳速度”、“浦东速度”曾轰动一时,如今,“滨海速度”让人仿佛进入一个魔法般巨变的时代。被誉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的滨海新区,正跑步进入了快速发展和腾飞的历史新阶段。
日前,记者受邀参加由滨海新区区委宣传部主办、滨海时报社承办的“开放前沿区域主流媒体滨海新区采风”活动,零距离感受日新月异的新区风貌,一路走来一路惊叹,曾经的大片盐碱滩,一跃成为高速发展的新概念城市“实验田”,见证了滨海“奇迹”,以他山之石,为杭州的发展提供借鉴。
未来之城崛起滨海——
来自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报告
入冬以来最强一次寒流突袭津门,气温骤降,寒风刺骨。
而进入中新天津生态城后,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昔日的盐碱滩上,各种施工车辆往来穿梭,大型挖掘机全速作业——瞬间让人感觉阳光原来是如此明媚。
在生态城服务中心,巨大的展示沙盘清晰地展示了生态城“一轴三心四片一岛三水六廊”的规划模型,即以生态谷为城市主轴,建一个城市中心和两个次城市中心及四个综合片区,一岛是指生态岛和水系组成的绿色核心,三水是指水库、蓟运河古道和蓟运河,六廊是以生态岛为中心,构建六条生态廊道。
站在生态城美丽的规划沙盘前,采访团所有的记者同行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不断向生态城的负责人抛出各种问题。当听到讲解员介绍说,这里原来1/3是盐碱荒地,1/3是废弃的盐田,1/3是有污染的水面,盐渍化程度高,属于水质性缺水地区时,包括本报记者在内的所有采访者的脸上都不约而同地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目前,动漫产业园内道路管网和周边路网建设已经完成。今年,我们要完成起步区所有道路工程。与此同时,与园区相关的住宅、商业、文化、教育等配套设施建设也已全面展开,社区中心、研发大厦、市民服务中心、生态住宅等项目也将陆续开工,为动漫产业园形成良好的配套环境。”生态城管委会建设局负责人兴奋地对记者说,“滨海新区新的行政管理架构已经建立,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进入了新的时期。作为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建设滨海新区生态高地、宜居新城的重要使命,充分利用滨海新区综合改革配套区的优势,率先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为滨海新区作出重要贡献。”
根据规划,生态城确定了八大产业发展方向,包括节能环保、科技研发、教育培训、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会展旅游、金融服务以及绿色房地产等低消耗、高附加值产业。据生态城投资开发公司首席运营官林振聪介绍,公司的三大战略中,首先就是在生态城中设立生态工业单元,包括以生态环保、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及转化、服务为主的产业园,以软件、培训、金融等产业为主的科技园和以文化创意、动漫、影视等产业为主的动漫园,进而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和绿色工业集群的产生。
“在如此差的条件下建设高标准的生态城,大大提升了生态城建设的示范意义,值得每个城市管理者借鉴。”一个记者同行的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生态城的主体虽然尚在沙盘上展示,但是已经成功引进上百家企业,注册资金近百亿元,合同外资额4.2亿美元,其中,注册资金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有29家,包括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中科院‘元计算’、人保金控、读者集团、盛大集团、优扬传媒、华漫兄弟等优质项目悉数入园。”上述负责人说。
举目远望,一片土地盐渍、淡水匮乏的荒滩上,正在快速崛起一座充满持续发展活力的生态新城,一座30平方公里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人口达35万的以“生态、节能、环保,自然、宜居、和谐”为显著特征的未来之城。
于家堡金融区的雄心——
浙商连创多个“滨海纪录”
“于家堡金融区将用10年时间打造世界最大的金融区。”走进位于滨海新区核心地带的于家堡金融区施工现场,夹杂在林立的塔吊之间,十余栋高楼拔地而起,混凝土搅拌车鱼贯而行。
在工地旁的办公楼内,不时有金发碧眼的外国客商前来考察投资环境,不过最早出现在这块土地上的,依然是浙商。被称为“滨海CBD第一盘”的浙商大厦率先结顶,而且它连续创造了多个“滨海记录”:滨海CBD内最先开工、建设速度始终保持领先、最先打出销售广告、最先封顶,也是第一个售罄的项目,最为关键的是,它还是中国以“浙商”命名的第一楼。建“浙商大厦”曾是许多在外投资的浙商的梦想,而这个梦想在天津已经变成了现实。
数据显示,于家堡金融区占地386万平方米,规划120个地块,也就是120个项目,总建筑面积950万平方米。“去年底率先启动的起步区一期工程,包括9栋写字楼项目及酒店、金融会议、服务中心3个配套楼宇,总建筑面积176万平方米。”金融区负责人称,目前已经吸引各类金融资本400亿元,今年10月就已经吸引了过百亿元资金,且外资注入呈加速之势。从明年开始,金融区将全面开工建设,在2015年前初具规模。
“不能白天车水马龙,晚上一座空城,夜晚的金融区也灯火辉煌!”金融区500万平方米是写字楼,200万平方米是商业商住,250万平方米是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未来将被打造成24小时运营的国际金融区。
上述负责人表示,于家堡金融区规划建设借鉴国际CBD先进理念,规划了其他金融区没有的丰富立体架构地下空间。所有地下3层的空间都与周边建筑连通,实现地铁、地下商业和停车场全线贯通。作为以交通为导向的金融区,这里通过城际高铁、河底隧道等与外部无缝对接。中国首个3站台6轨道的城际高铁地下站位于区内,明年落成后45分钟通达北京。
最新统计显示,目前于家堡金融区内已有115家企业完成注册,累计注册资本超过400亿元,一期建设的20个地块已吸引了一批世界知名企业和机构进驻。除洛克菲勒财团之外,于家堡金融区还与日本、韩国等多家知名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今年前9个月,于家堡金融区内新增注册资本大约150亿元。随着欧美财团的加盟,于家堡金融区吸引外资呈现加速态势。10月份还未结束,区内便新增10家注册企业,新增注册资本大约100亿元。
凭借滨海新区金融政策优势,于家堡金融区聚集国内外金融、保险、证券、跨国公司总部或区域总部,已有美国博龙基金等35家国内外金融机构完成注册。
北方大港——天津港
目标直指世界一流大港
到达临港经济区采访已是傍晚时分。一片片拔地而起的厂房和桩基林立的建设工地,在落日的映照下,仿佛罩上了一层优雅的金边。很难想象,这里在几年前还是一片大海。
穿梭的车辆、忙碌的身影、轰鸣的机器……临港工业区的旗杆广场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地方,这里就像是滨海新区孔武有力的双臂。
漫步在临港经济区4公里长、500米宽的绿化带中,林中鸟鸣、河里鸭游,记者完全想象不出盐碱地上绿化的艰难。在听完管理人员的介绍后,我们不禁感叹:6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如今不仅变成了土地,而且在这土地上还形成了现代化的高端制造业基地,大机车、大轮船、大机床等重型装备在这里诞生,让人不禁有沧海桑田之感叹。
在天津港这个中国最大的人工港采访时,记者看到巨轮往来穿梭,大型吊具林立,世界一流大港跨越发展、日新月异的风采尽收眼底。在参观刚刚建成的天津港邮轮母港客运大厦时,更感受到这一接卸国际豪华邮轮的国际化港口的魅力。在东疆湾沙滩,拥有京津地区罕有的2000米亲水岸线,建成后可以漫步海边,游客将享受到细沙的摩挲和海浪的轻抚。
“天津港的快速发展,首先得益于独特的多重优势。”天津港新闻宣传的负责人介绍说,天津港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港口和外贸口岸,对我国内地腹地的辐射作用非常大,其2/3的吞吐量是为北京和其他腹地服务的。
天津港的港区内,现已建成一个5平方公里的天津港保税区,在全国乃至世界都非常有名。而且天津港临港地区有大量的滩涂,已经开发近100平方公里的临港经济区,“临港产业发展正迈向多元化,中船重工、铁道部大机车、华锐风电等一批装备制造业项目建设正快马加鞭。”临港经济区管理人员向记者介绍说,目前临港装备制造业项目已超过20个,总投资超过800亿元。
为成为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国际物流中心,天津港东疆国际配送中心日前正式挂牌运营,该中心集进出口国际拼箱、保税分拨、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国际配送等综合服务功能于一体,为货主提供一站式通关服务,进一步缩短通关时间,降低物流成本。
这些都为天津港发展大物流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站在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增长情况图表前,一条坐标曲线表现出逐年大幅上扬的强劲态势。 1979年,货物吞吐量为1270万吨,2001年突破1亿吨,2004年突破2亿吨,2007年突破3亿吨,2009年完成3.8亿吨,跻身世界港口第5位。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70万标准箱,排名世界港口第14位。而今年,天津港的货物吞吐量更将突破4亿吨。
“吞吐量过4亿吨只是天津港发展当中的一个驿站。天津港将充分发挥在市场资源配置方面的枢纽作用,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聚集和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滨海新区增强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竞争力发挥积极作用。”从天津港相关负责人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了天津港正借势发力,稳健潇洒地步入世界级综合性港口的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