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互补 山东成浙商第三大投资高地
发布时间:2010-12-15 10:36:39
山东的国企改革有两条路径,一是引进世界500强等跨国公司改革优势企业;二是引入民间资本改革中小国有企业。民营经济高度活跃的浙江正好与山东互补“我还是想看看政府的态度,听听企业的感受。”虽然60多岁的徐春根多次到过山东,还准备在山东建立食品加工厂,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放下手头工作,赶来倾听那些已经在
山东投资并取得初步成功的老乡现身说法。徐是杭州春风实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6月14日,由山东省工商局、山东省个私协会主办的投资山东浙商回乡报告会在杭州举行,山东浙江投资企业商会会长章鹏飞、淄博华川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启水等20名在山东成功投资的浙商组成“回乡报告团”,向近百名浙企负责人传授他们在山东的投资之道,并力邀他们一起到山东投资创业。
徐春根说,由于有外出投资的打算,所以近几年来他一直对全国各地的投资环境非常关注。在民间资本高度活跃的浙江,前来“游说”的各地招商团络绎不绝。同时,走南闯北的浙江人也把各地的投资信息带回浙江,与老乡一起分享。徐春根说,经过比较之后,他认为山东的投资环境越来越好,这是他最终选择山东的根本原因。
浙商第三大投资高地
和徐春根一样,越来越多的浙商开始青睐山东。在6月5日的“浙商论坛”上,山东的济南被浙商评为十大最佳投资城市,临沂被评为十大最具潜力投资城市。这是浙商首次对投资城市进行评选。
与这个评选结果一样让山东人振奋的还有,浙江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2004年7月的调查显示,已有30多万浙商在山东淘金。仅近两年间,流入山东的浙江资金就有近400亿元,山东成为除上海、江苏之外,浙商投资最多的省份。
这无疑是以国有经济著称的山东最期望的结果。从2002年起,山东确定了新的三大发展亮点———“高新技术、外经外贸和民营经济”。也是从这时候起,浙江人开始了大规模的投资转移。人口少、面积小、资源匮乏的浙江随着商务开发成本的不断提高,数千亿跨省资本开始在全国流动。
“山东9000多万人口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山东的矿产能源、农业渔业资源十分丰富,高速公路、港口众多,交通便利……”
曾任浙江义乌市市长,后在山东投资兴业的淄博义乌小商品城总经理周启水,在6月14日的报告会上热情洋溢地向浙商们这样推荐山东。这也是山东当年吸引周启水们的原因所在。
在浙商眼中,山东的资源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即将到山东投资建厂的徐春根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他加工杏脯,在山东收购杏每斤0.15元,如果加上运费,到了杭州每斤杏就变成了0.4元,如果他在山东投资建厂,不仅运费可以省掉,山东的劳动力成本也比杭州低,这又可以节省大笔支出。
但另一个事实我们亦无法否认,在全国,拥有资源优势的省份并非山东一家。山东能够成为浙资云集的高地,靠的显然不仅仅是资源优势。
山东浙江投资企业商会会长章鹏飞被视为在鲁浙商的娘家人。从2000年至今,他在山东投资了11个项目。为给更多的浙商提供信息服务,搭建起浙企与政府沟通的桥梁,2003年9月,他发起成立了山东浙江投资企业商会,商会有130多家浙籍会员单位。现在,商会以及章鹏飞已成为浙企投资山东最可靠的咨询服务平台。
杭州娃哈哈潍坊分公司总经理王建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他认为,山东的政府部门为浙商提供了一套完善的投资服务体系,不仅为企业创立阶段提供服务,而且在企业发展起来后还帮助他们打假,上门听取服务意见,这在全国的政府系统中是少见的。
在此次会议上,山东省工商局专门出台了《关于吸引省外企业投资兴业的意见》,目标直指浙商,提出“省外、省内企业一视同仁”、“放宽省外投资企业名称冠行政区划名的条件”等一系列优惠措施。
章鹏飞说,山东省工商局亲自上门,推销到浙商家门口来,让浙企看到了山东省各级政府对浙资的态度,并由此抢走了大批浙资。据山东省工商局统计,浙商自2003年起在山东签约投资的278个合同项目开工开业率已达93%,327亿元资金到位率已达64.2%。
“国企山东”与“民企浙江”在对接中提升
山东省工商局组织的这次回乡报告团不仅受到了浙企的欢迎,而且受到了浙江省工商局的重视,这让许多人大感意外。
最近两年,由于浙资大量外流,浙江省政府部门感到了危机与压力,他们甚至开始反思自己的投资创业环境。但在此次会议上,浙江省工商局副局长徐志祥却表达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态度,他明确表示支持浙资走出去,“走出浙江,发展浙江”。
徐志祥表示,在浙江本身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浙资对外面的优势与资源利用得越好,越有利于浙江经济发展。他认为,浙商在外投资,不是进行简单的企业复制,而是企业层次的提升与再造,“在外浙商延伸了浙江的产业链,推动浙江产业梯度转移。”浙江企业家在山东投资吸取了当地企业发展的精髓,其成功投资经验的反哺必将促进“浙江模式”的提升。
同时,浙企在外面的发展也“反哺”了浙江经济的发展。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在京、粤、沪等地投资的浙企“反哺”总金额已超过5000亿元;反哺的形式也正趋多样化,从原来简单的现金汇回浙江,发展到回浙江投资项目。
“国企大省”山东频频向“民企大省”浙江抛绣球也有自己的用意。山东省工商局副局长张务锋表示,浙籍企业在山东的成功投资,不仅可以为企业自身带来良好的效益,同时也为山东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近两年,山东一直致力于国企改革。山东的国企改革有两条路径,一是引进世界500强等跨国公司改革优势企业;二是引入民间资本改革中小国有企业。民营经济高度活跃的浙江正好与山东互补。
济南市工商局副局长曹宝华则称,他此行的目的很明确,准备动员浙江的几家企业参与济南的国企改革重组。其中的一个项目是:章丘一家生产瓷砖的国企1996年投产,当时花了800万美元上了两条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意大利生产线,但该企业由于产品质量不过关、市场打不开、观念意识落后等原因,一直处于停产状态。曹宝华事前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资产近30亿元、瓷砖技术含量领先全国的浙江诺贝尔集团正有意扩大生产规模、开拓北方市场,于是他前来动员浙商投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曹宝华兴奋地说,这个项目已经基本上谈成了。和曹宝华一样,来自山东省17地市工商系统的政府官员们也都带着明确的目标奔赴浙江,希望本地经济能够通过和浙企的对接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