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举办浙江经济转型高峰论坛 浙商再论“过冬”
发布时间:2012-08-14 10:11:01
2012年,关于“过冬”,浙商有哪些新感悟?8月10日,在杭州举行的一场以“落实回归工程、凝聚浙商能量、共谋浙江发展”为主题的“浙商创业创新与浙江经济转型高峰论坛”上,与会的2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浙商们说:不管是春夏秋冬,经济发展总有这样、那样的不确定性,而企业家必须有所敬畏。
怎样转型才有出路?
王均金(均瑶集团董事长):如果我们自己不关注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转型就把主业放下,到处东看西看,这种转型风险很大。一个企业的持续能力核心是它的竞争力,最主要的是关注你的资产负债质量。我觉得转型首先把这些基本动作做好。
陈德军(申通快递有限公司董事长):申通虽然每天都在盈利,但是今天的盈利并不代表明天的盈利,我们今天在做一些盈利的模式,为明天的转型做一些准备。从产品的细分,如何去帮助这些企业降低物流成本,这是我们想做的事情。
吴晓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讲到转型,浙商的精神也需要转型升级。以前我们讲小商品、小市场、小金融、小企业,现在各位企业家们,事业不小了。在目前全球竞争之下,怎么样去整合大的资源,用大的视野去做,这是跟上一轮发展当中浙商的起步不一样的地方。
靠什么吸引浙商回归
楼永良(中天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浙商回归,是靠浙江政府强烈的行政推动,还是靠浙江政策,还是各方面的条件?我认为这些都靠不住,吸引外面的浙商回来发展,要吸引、留住,还要可持续,重要的是发展的环境。
张国标(富春控股集团董事长):浙商的回归,是一种自然的流动状态,是在符合本企业战略发展规划需要的前提之下,和浙江产业导向政策相吻合的基础之上,来进行回归。这样的话,形成一个双赢的格局,而不是相应号召、简单挪移,粗放的搬迁来回归。
陈建铭(上海三盛实业集团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现在投资是好时候,但是企业投什么?海洋工程方面机会很大,所以转型要结合市场的需要。比如我们知道舟山成为新区之后,跟舟山签了一个百亿投资计划,然后联合中基建有大的项目。
“子承父业”是好选择吗?
楼永良:江苏的企业家对市场的预计比我们好,他们的信心好像比我们浙江的企业家要足。一个是经济发展每个地方有它的阶段性,可能江苏发展民营企业比我们迟,它是2004、2005年开始发展,所以现在还处于创业或者企业的成长期。但是浙江企业可能面临退休、“富二代”等等问题。
何青(上海恒和置业总裁):我不赞成家庭传承式,在欧洲、美国都有一些传承的企业,但是他们跟中国处事方式不一样,那些老板根本看不出来,比如洛克菲尔家族到底占有多大的股份。
余明阳(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两代企业家的交替是挑战也是机会。在培养扶持接班人的同时,企业家开始到了打造新型职业经理人的最佳时机。